股王騰訊本周放榜,市場都在等待關鍵時刻的這份半年度業(yè)績。正餐之前先來份點心,談一談騰訊生態(tài)系統(tǒng)外圍公司在港股的IPO。
目前能夠查到的關于騰訊控股最早的詳細財務數據是2001年,當初IPO時要追溯提交前三年的財報。
2001年,騰訊的營業(yè)收入只有4907萬元,到2002年時也只有2.63億元。
2018年,在騰訊上市的14年后,一家“寄生”在微信后花園的小公司,也向香港聯交所提交了招股書。
與閱文集團、騰訊音樂、拼多多等騰訊系熱門公司相比,這家小公司可以算作是“默默無聞”。
這家小公司就是日前向香港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請的微信第三方服務平臺——微盟。騰訊過去幾年投資了超過600家公司,雖然微盟也獲得了騰訊的投資,但無論投資額還是持股數量都不大。在騰訊的投資版版圖中,大概屬于“路人甲”級別。
但就是這樣一家成立于2013年4月的小公司,依托微信生態(tài),2017年竟然獲得了5.34億元的營收,比2002年時的騰訊營收總額還要高出2億多。2018年一季度的凈利潤已經有1110萬元,這已經相當于2001年騰訊的營業(yè)利潤總額。
這個數據并不意味著微盟未來能保持繼續(xù)增長,也許只是曇花一現。但這卻從邊緣地帶展示出了微信生態(tài)所蘊含的龐大變現能力。微盟的主要業(yè)務包括“軟件開發(fā)”及“精準營銷”,仔細翻查聆訊資料集會發(fā)現,這兩項業(yè)務其實都主要是基于微信和小程序開展的。
微盟只是一個引子,今天的主角其實是微信生態(tài)。
微信后花園的一棵小草,騰訊所投資的數百家公司中“路人甲”級別的一家小公司,營收竟然可以超過IPO之前的騰訊,而且已經成為一家準上市公司,這對騰訊意味著什么?
最近幾個月,騰訊股價跌的很慘,從最高位到前期低點差不多蒸發(fā)了1萬億的市值。唱衰騰訊似乎已經成為一種風氣,但問題是我們真的了解騰訊嗎?
騰訊真的只是一家社交、通訊、游戲甚或支付公司?一兩個季度的游戲業(yè)務收入低于預期真的那么重要?
魔鬼在于細節(jié)。
盯著王者榮耀、吃雞游戲貨幣化進程,甚或正在分拆路上的騰訊音樂來觀察騰訊的確沒錯。但是,從像微盟這樣更外圍、更不起眼的小公司著手,或許更能看清楚當前的騰訊。
在小程序井噴之后,微信正在從一個連接器,開始向一個橫跨安卓與ios的操作系統(tǒng)演變,騰訊正成為一家操作系統(tǒng)公司,至少在長城之內是這樣。
或許,微信正變得更像微軟,或者更具有蘋果APP store的屬性,只是領域和形態(tài)有所不同。
先來看看有了小程序之后的微信生態(tài)。
公眾號+微信支付+小程序:微信正在操作系統(tǒng)化
這兩年是騰訊系公司IPO的大年。如果說已經分拆上市的閱文集團和正在分拆中的騰訊音樂更多是騰訊嫡系資源的資本化,那么已經IPO的拼多多、有贊和即將上市的微盟,則體現了微信的新屬性——移動互聯網生活的跨平臺、跨硬件操作系統(tǒng)。
2018年4月,開店SaaS軟件服務商有贊通過借殼中國創(chuàng)新支付(8083.HK)在港股上市。
2018年7月底,拼多多(PDD.O)登陸美股。
隨后,微盟向聯交所提交了聆訊資料集。
這幾家公司的商業(yè)模式并不相同,但有一個共同點:都依托微信這一龐大的“流量聚集體”發(fā)展壯大,甚至本身就是微信生態(tài)的一個部分。
這些公司的創(chuàng)立、業(yè)務井噴和上市有一個巨大的背景,就是微信從無到有,從通訊工具到平臺化的整個歷程。
自2011年上線以來,微信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有幾個關鍵的重要數據具有“躍遷”意義:
1) 用戶過億,拿到移動互聯網站臺票
2012年底,微信用戶達到1.61億。在PC互聯網最后也最慘烈的3Q大戰(zhàn)之后,騰訊轉身拿到了中國移動互聯網含金量最高的一張船票。
2012年5月,微信推出“朋友圈”功能,增進了用戶間的互動。
2)微信公眾平臺問世:開啟自媒體時代
2012年,微信公眾平臺正式運營,由此開啟了自媒體時代。數據顯示,到2015年時,微信公眾號總數已經突破800萬個。
公眾號的推出使得微信從社交平臺向內容平臺躍遷,實際上已經展露出操作系統(tǒng)的屬性先兆。訂閱號針對內容,服務號則主要針對商家。
2015年8月,微信公眾平臺贊賞功能開放內測,優(yōu)質原創(chuàng)內容開始變現。
2016年10月,公眾號內測文章結尾底部廣告,廣告變現的模式開始拓展。
2017年2月,公眾號付費訂閱功能開始測試,嘗試平臺級的知識付費。
2018年6月,公眾號贊賞功能升級,作者可直接獲得讀者贊賞。
3)微信支付:打破結界的關鍵之戰(zhàn)
2013年8月,“微信支付”上線。經過紅包大戰(zhàn)、網約車補貼大戰(zhàn)、線下支付“圈地運動”和共享單車的催熟之戰(zhàn)等一系列強力推廣,微信支付全民普及。
微信支付其實才是最近這幾年國內“獨角獸”創(chuàng)業(yè)公司資本大戰(zhàn)中最大的贏家。擁有了支付這一利器,微信打破了社交平臺的線下結界:在擁有微信支付之前,騰訊的強項是實現人與人的連接,擁有微信支付之后,騰訊完成了向連接人與商品、連接人與服務的躍遷。
4)小程序:操作系統(tǒng)化初露端倪
根據騰訊2018年一季報,微信及WeChat合并MAU進一步增加到10.4 億。這已經大幅超過了2017年底中國7.53億的手機網民規(guī)模,合并用戶實際上中包含了海外用戶的數量。
以下為根據公開數據繪制的微信及WeChat合并MAU變化:
從用戶數來看,如果微信國際化不能取得更大的進展,用戶增長的確已經臨近天花板了,國內市場90%以上的滲透率即便再提升幾個點,增量也有限。
2017年1月,微信小程序問世。公開的數據顯示,在推出短短一年多之后,小程序的月活用戶數已經超過4億,小程序應用數量超過100萬個。
看點其實在于小程序應用數量在短短一年多內能達到100萬的量級,這讓微信開始具備了比較強的操作系統(tǒng)屬性,隱含著相當可觀的貨幣化能力。
微軟與APP store的故事:操作系統(tǒng)才是真正的大金礦
操作系統(tǒng)是一個大金礦,已經成就了微軟、蘋果和谷歌(安卓)的超級霸主地位。
中信證券在7月底發(fā)布了一份關于微信小程序的研報。其中有這樣一段話“中國2017年擁有2.43億iPhone用戶,對應蘋果商店中國區(qū)收入50億美金”。
中信證券沒有交代這個數據的出處和統(tǒng)計口徑,但與蘋果的財報印證,這個數字是基本可信的。2017財年,蘋果公司全球軟件及服務收入達到299.8億美元,其中來自APP store的收入是主力軍。
蘋果公司市值突破1萬億美元,APP store(應用商店)功不可沒。
微軟近期復權股價頻創(chuàng)新高,總市值站穩(wěn)8000億美元上方。此前面包財經曾撰文分析其中的核心原因包括:超過2000億美元的回購和分紅刺激股價、云計算業(yè)務突飛猛進,而這一切的基礎其實還是PC時代的操作系統(tǒng)windows,不僅貢獻了現金流,還為云計算業(yè)務崛起提供了條件??蓜e忘了,微軟在整個移動互聯網時代是沒有什么大建樹的。
關鍵詞就是操作系統(tǒng)。但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從1995年推出了windows95,一直后來的windows98、XP、Vista,甚至是之后的win7、win8,微軟的操作系統(tǒng)在1995年之后真的有多大創(chuàng)新?有多少人是堅持使用2001年推出的windowsXP,十多年都不愿因更換新版本的?
一個操作系統(tǒng)一旦普及,獲取壟斷地位會產生一個后來者難以企及的優(yōu)勢:數以百萬計甚至千萬計的開發(fā)者會義務的幫他夯實護城河。也許你可以拷貝一個windows系統(tǒng),但是沒軟件可以用。所以不管當年的windows Vista體驗有多差,win7被吐槽多少次,他仍具有一個巨大的優(yōu)勢:基于歷史版本開發(fā)的軟件仍然能用。
所以,對于微信小程序而言,最重要的一個數據其實不是過億活躍用戶,而是在一年多時間里已經有了超過100萬個應用。騰訊并不需要花錢去雇傭幾十萬上半年的程序員幫他寫程序,無數的商家自掏腰包雇傭程序員或者第三方供應商開發(fā)自己的小程序。而這些小程序,不管是有上億的用戶,還是只有幾百個用戶,其實都是在幫助微信筑牢自己的護城河。
除了微軟、蘋果和安卓,還有哪家公司曾經搞出來過一個操作系統(tǒng),在這個系統(tǒng)上有100萬個以上的應用?
當然,作為一個操作系統(tǒng),微信還遠不能跟windows、iOS和安卓相比,還在雛形階段,市場空間也主要局限在中國市場,更不太可能完全拷貝三巨頭的貨幣化方式。
但是,也會有自己新的貨幣化方式。舉個栗子,比如電商。統(tǒng)計數據顯示,京東小程序的訂單金額占618總成交量的16%。而從微信生態(tài)中孵化出來的拼多多,2017年的GMV超過1400億。
中國移動互聯網人口數量紅利消退是個不爭的事實。從用戶數量來看,手機網民數已經趨于飽和。根據CNNIC(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數據,2017年12月中國互聯網普及率達到55.8%,手機網民占全體網民比例達到97.5%。
移動互聯網行業(yè)從增量競爭轉為存量博弈,細分垂直服務需求的增多與人均APP使用個數的瓶頸之間的矛盾愈發(fā)突出。
小程序的出現引發(fā)了應用軟件的變革,實際上開辟了新的流量來源,成為部分iOS及安卓應用程序的替代選擇。這其實是一個新操作系統(tǒng)在部分取代老操作系統(tǒng)的功能。
新操作系統(tǒng)的貨幣化蓄水池
根據微盟在聆訊資料中披露了一些第三方的調研數據。
截至2018年1月,微信小程序于全球擁有1.7億日活躍用戶。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2017年微信小程序有超過一半的用戶每月消費額在500元以上,主要消費分部在服裝鞋子、水果、日用品等。
這些數據其實已經比較滯后了,本周騰訊將會發(fā)布半年度業(yè)績報告,相信小程序會是業(yè)績披露的一個焦點內容。
但即便是略有滯后的數據也展現出小程序在短短一年多內強大的蓄水池作用,剩下的其實就是如何變現的問題。
小游戲是小程序的一個子集,在推出的很長時間之內都沒有展現出明顯的貨幣化方向。但是,當跳一跳問世之后,市場突然發(fā)現原來盒子上的廣告位居然可以賣出天價。
小程序到底如何變現,有待時間檢驗,但是從新提交上市申請的微盟身上,可以看出微信生態(tài)系統(tǒng)演進的一些細節(jié)。
微信后花園的小草,年營收也能突破5億
微信生態(tài)的產業(yè)鏈從上游到下游可以分為五種角色:上游合作方、第三方服務商、內容生產者、微信平臺、用戶。
微盟屬于這其中的第三方服務提供商。
公開資料顯示,微盟成立于2013年4月,總部位于上海寶山,公司創(chuàng)始人孫濤勇、聯合創(chuàng)始人方桐舒、聯合創(chuàng)始人游鳳椿為主要持股人,其共同持有公司28.36%的股份。騰訊也為其股東之一,但持股比例不大,只持有3.43%股份。
成立之初,微盟主要提供微信公眾號推廣、平臺搭建、托管代運營等微信公眾號相關服務。2016年,公司開始提供精準營銷服務。并在微信小程序推出之后,進一步拓展相關業(yè)務。目前,主要收入來自于SaaS(軟件開發(fā))產品及精準營銷。
精準營銷比較好理解,就是通過微信朋友圈、公眾號、QQ、QQ空間、騰訊新聞和騰訊視頻廣告等騰訊社交媒體平臺向廣告主提供精準營銷,即我們平時在朋友圈、公眾號上看到的廣告。
不過,SaaS產品到底是什么?
根據聆訊資料,公司通過微信小程序或微信公眾號幫助商戶搭建全面的電商銷售體系,商戶能夠在公司平臺上實現在線開店、使用營銷工具插件及社交客戶管理等。以下為公司旗下微商城網站及移動平臺的界面:
截止2016及2017年12月31日,公司SaaS付費商戶數量分別為36344名及51494名。2016年及2017年,使用公司精準營銷的廣告主數量分別為3217名及17681名。
2017年以前,SaaS產品的銷售收入占據絕對主導地位,但從2017年起,隨著廣告主數量大幅增加,精準營銷逐漸占據重要地位,占總營收的比重已經超過SaaS產品。
既然公司主要依托騰訊旗下平臺開展業(yè)務,那么由此產生的收入如何分配?
公司資料顯示,公司不需要與騰訊簽訂任何協議就可以向商戶提供SaaS產品,不過公司主要使用騰訊云作為云端技術基礎設施,2017年公司相關云服務開支占銷售成本的2.5%。而精準營銷服務,騰訊根據廣告主的的廣告總支出向微盟提供返點。
根據聆訊資料,微盟總收益從2015年的1.14億元增加至2017年的5.34億元,兩年間收益增加了3.68倍,并于2017年扭虧為盈,期內利潤約260萬元。2018年一季度,其利潤進一步擴大至1110萬元。
從整個微信生態(tài)上看,微盟所處的其實只是相當細分的一個領域。
作為一家獨立的準上市公司,微盟的業(yè)務是否具有足夠的獨立性有待商榷。但從微盟的收入構成中可以看出幾個與微信生態(tài)有關的問題。
一是微信廣告的市場需求相當龐大,二是小程序開發(fā)維護的需求出現了井噴,三是微信生態(tài)對于騰訊云有相當直接的推動作用。
盡管基于微信的第三方服務只是騰訊生態(tài)的一個細分領域,但這個市場的規(guī)模也已經相當可觀。
管窺微信生態(tài):基于微信的第三方服務市場有多大?
事實上,除了微盟,還有很多第三方服務提供商,比如,有贊、京東開普勒計劃、SEE小電鋪等。
這些基于微信的第三方服務提供商的收益主要來自于三個方面:
1) 銷售與商業(yè)有關的云端解決方案;
2) 提供精準營銷;
3) 交易流通的手續(xù)費。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中國中小企業(yè)基于微信的第三方服務市場的規(guī)模由2013年的2億增加至2017年的35億,復合年增長率為104.5%。隨著越來越多的垂直行業(yè)商戶透過微信拓展業(yè)務,預期該市場將繼續(xù)高速增長,預計到2022年,市場規(guī)?;驅⒊^300億。
2018年3月以來,騰訊股價承壓,至今期間市值最大跌幅超過1萬億港元。這次慘烈的下跌,原因眾多。有前期漲幅過大的因素,有大股東減持的影響,有游戲業(yè)務增長預期放緩的原因,也與人民幣近期兌美元貶值不無關系。
騰訊的收入主要是人民幣,而股票交易使用港幣,港幣與美元掛鉤。海外投資者在計算騰訊的收益時,通常會把人民幣換算成美元或者港幣。
過去當人民幣走軟時,匯率的負面影響因素也一直存在,只不過是被其他的利多因素對沖掉了,體現的不那么明顯。
騰訊半年度業(yè)績放榜在即,分析師普遍預期上半年游戲業(yè)務可能會相對疲軟。當然,這其中世界杯的影響不同小覷。此前披露半年度業(yè)績的游戲公司IGG在業(yè)績發(fā)布會上披露了一項數據:2018年3月份IGG的旗艦手游《王國紀元》月流水5800萬美元,在全球手游排行榜上位居第13名,到了7月份,世界杯進入淘汰賽,《王國紀元》月流水下降到5300多萬美元,但在全球排名上升到第9名。
IGG的COO許元在業(yè)績發(fā)布會上說:我們不怕貿易戰(zhàn),不怕貨幣貶值,但是我們怕世界杯,全世界的游戲公司都怕世界杯。這屆世界杯,加時賽多,點球多,每多踢一分鐘,游戲的時間就少一分鐘。
股王放榜在即,最想看的數據是小程序。游戲和社交廣告依然很重要,但小程序更代表未來,能不能從社交平臺變成操作系統(tǒng),得看它了。(YYL)